独家报道!买卖外烟的微商微信“鱼目混珠”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便捷,微商模式迅速发展,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微商平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,其中,买卖外烟的现象尤为突出,其操作手法之隐蔽,令人担忧。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,揭露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及危害。
“鱼目混珠”的销售策略
在微信朋友圈,你或许经常能看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微商账号,发布着一些看似普通的商品信息,比如化妆品、日用品等等。然而,细细观察,你会发现这些账号偶尔会夹杂着一些“低调”的香烟图片,配文往往是“高品质进口香烟”、“免税正品”、“优惠批发”等字眼,图片则多为香烟包装特写,刻意模糊产地信息。这些账号往往会巧妙地将香烟图片隐藏在大量的其他商品图片之中,以“鱼目混珠”的方式规避平台监管和消费者警惕。
一些微商更进一步,他们会建立专门的“私密群”,只有加了他们微信好友并通过验证的人才能进入。在这些群里,他们才会大张旗鼓地展示各种外烟图片和价格表,并提供更“专业”的咨询服务,以吸引顾客下单。
部分微商还会采取“线上线下结合”的模式。他们在线上发布广告,吸引客户咨询,然后通过线下交易的方式进行交付,以此躲避平台的监管和打击。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被平台封号的风险,也增加了执法难度。
“高价低质”与“真假难辨”的陷阱
消费者购买外烟的动机复杂,有些是为了追求所谓的“高品质”,有些是为了图个“便宜”,但这些微商往往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。
首先是“高价低质”。很多微商销售的外烟并非真正的免税商品,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走私或假冒的劣质产品。这些香烟价格虽然比正规渠道低,但其质量难以保证,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,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。
其次是“真假难辨”。由于渠道复杂,难以追溯来源,消费者难以辨别外烟的真伪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烟民,也难以轻易区分真假,很容易上当受骗。一些微商还会利用高仿包装和精湛的伪造技术,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。
法律风险与社会危害
买卖外烟属于违法行为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私自买卖未经海关报关的进口香烟将面临严厉的处罚,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。
此外,买卖外烟的微商行为还存在巨大的社会危害。首先,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;其次,它助长了走私贩私等违法犯罪活动,威胁社会稳定;再次,它可能销售劣质或假冒产品,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如何防范风险
面对日益猖獗的微商买卖外烟现象,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,加强自我保护意识:
* 谨慎选择购买渠道: 不要轻信微信朋友圈里的低价广告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香烟。
* 仔细辨别商品真伪: 仔细查看香烟包装上的信息,如生产日期、防伪标志等,如有疑问,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。
* 不贪图小便宜: 切勿为了贪图便宜而购买来源不明的外烟,以免上当受骗,损害自身利益。
* 积极举报违法行为: 发现有微商非法买卖外烟的现象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,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秩序。
近年来,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非法买卖外烟行为的打击力度,但由于其操作方式隐蔽,取证难度大,治理难度仍然很大。需要政府部门、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遏制这种违法行为,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。 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,不轻信网络广告,避免上当受骗,保护自身健康和利益。 (例如,某地公安机关近日破获一起特大走私香烟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“化名A”等多人,查获走私香烟数万条,这再次警示我们,要时刻保持警惕,谨防上当受骗。)
希望通过本文的报道,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,共同打击非法买卖外烟行为,创造一个更加安全、健康的消费环境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